|
满洲里市人民医院2021年决算公开报告2021年医院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诊疗秩序恢复,医院财务工作紧紧围绕着我院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严格执行预算,以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为中心,提高资金使用的合理合规性,顺利完成2021年的决算工作,现将2021年财务决算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1年预算决算完成情况: (一)、预算完成情况:
医院整体收入预算完成率为97%,其中医疗收入预算完成率为94.5%,因“11.27”疫情影响,医院自11月28日起停诊2021年12月医疗收入仅为655万元,全年医疗收入较上年增加2099万元,同比增长18.1%,费用预算执行率为108%(不含财政项目支出),较上年增加3028万元,费用的主要增长点是12月购置卫生卫生材料近2370万元,其中抗疫卫生材料2192万元,2021年卫生材料总支出4816元,较2020年增加了1544万元;2021年药品费支出3326万元,较2020年增加228万元;2021年开始偿还专项债券本金及利息201.5万元。 (二)、财政项目拔款收入情况:
2021年政府先后投入1338.11万元,用于抗疫物资、卫生材料、PCR检测设备等专项经费640.11万元;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经费430万元;医改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经费108万元;取消药品加成补助收入160万元。 二、亮点: 1、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稍有提升:
医疗服务收入2021年较2020年增加了545.62万元,其具体构成情况如下表:单位(万元)
从表中可以看出,2021年对医疗服务收入贡献最大是诊查收入,其次是手术收入,第三是治疗收入。根据统计室数据显示,2021年门诊人次是341107人次,比20年增加了76867人次,出院人数9576人次,比20年增加了595人次;手术收入增加主要是外科、眼科、导管室、胃镜室等手术收入较20年增加。 2、药品占比持续下降:
2021年药品占比仍平稳下降,一方面医院积极使用绩效杠杆、处方点评等考核方式来控制药占比;另一方面,医院采购基本药物、国家谈判类药品等在临床推广使用,对药品占比的下降起到了积极作用。 3、管理费用率(医改指标要求管理费用率低于10.49%): 2021年管理费用率与2021年持平无变化,比例均为13.79%,医院对管理费用的支出管理形成常态化,无必要不支出,即使在2021年费用支出总体增加的情况下,管理费用的占比仍与去年保持持平。 4、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
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较上年同期下降5.26个百分点,医院在疫情影响正常经济运行的情况下,人员支出的绝对数较2020年是增加的,占比符合医改指标要求。 5、万元能耗支出:
国家考核指标从上表可以看出,与上年保持持平;医改指标2021年与2020年比较下降了57.33元,根据目前的医改指标达标要求还有差距。 三、不足之处: 1、医疗收入结构仍不合理:
从表中可以看出,医疗收入较上年增加2099万元,其中:药品收入增加225万元,占比24.38%;卫生材料收入增加153万元,占比11.09%;检查收入增加372万元,占比18.38%;检验收入增加804万元,其中:核酸检验收入989万元,占比21.9%;医疗服务性收入增加545万元,占比24.25%。
2、资产负债率较上年有所增加: 2021年资产增加9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减少264万元,包括货币资金增加872万元,财政应返还额度减少4970万元(传染病分院二期建设项目资金已支付至建设银行监管账户),预付账款增加3863万元(传染病分院二期建设项目资金由财政应返还额度转至预付账款科目),其他应收款增加700万元(主要是外院疫情期间领取的卫生材料),存货减少205万元,应收账款减少523万元;非流动资产整体增加363万元,包括:固定资产净值增加1303万元,无形资产净值减少53万元,在建工程减少887万元。负债较上年增加1677万元,其中:流动负债增加2010万元,包括应付账款增加2163万元(各类供应商应付款),预收账款减少140万元(主要为医保局预付医保款);非流动负债减少333万元,主要是长期应付款减少333万元。负债增加主要是因疫情购置的防疫物资和卫生材料等应付账款的负债增加所致. 3、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的卫生材料消耗:
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的卫生材料消耗,较上年增加7.92元,增幅20.53%,主要是因疫情影响各科室日常防护所需卫生材料消耗增加以及检验科开展日常和全民核酸检测所需的耗材增长所致。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1、进一步加强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及综合服务能力,努力开展服务性收入项目,发挥科室联动作用,深入研究收费项目, 拓展诊疗项目,提高医疗市场占有份额,按照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的要求,对“国考”中体现医院服务能力提升的指标,继续使用绩效杠杆的作用,达到“腾笼换鸟”的目标,逐步使医院医疗收入的含金量提升。 2、逐步降低资产负债率,提升医院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加强医院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减少中长期债务,避免新增大额债务。 3、继续加强医院成本管控,利用绩效考核的杠杆作用,加大药品、医用耗材消耗等考核指标的权重和考核力度,进一步加强对药品、医用耗材、物资库存的管理,发挥科室二级库的作用,切实做到在“紧日子”中谋求发展,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使各项指标符合医改要求。
|